首页 > 科研教育 > 法治&健康教育专栏 > 正文

科研教育

  法治&健康教育专栏

夏日炎炎,快快收下这份防中暑指南!

更新时间:2025-07-17 13:34:00点击次数:236次

高温天气下,很容易引发中暑。户外作业人员、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、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等人群都是容易中暑人群,需格外注意防范。

图片


图片
中暑症状有哪些?

中暑按照症状轻重程度,一般可分为三类: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、重症中暑,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


先兆中暑: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口渴、多汗、四肢无力发酸等,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。


轻症中暑:除上述症状外,体温往往在38℃以上,伴有面色潮红、大量出汗、皮肤灼热,或四肢湿冷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、脉搏增快等表现。


重症中暑:大多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,常见症状为意识障碍、肌肉抽搐、惊厥等,体温超过40℃。

图片
中暑的急救处理

中暑后,以下四点请牢记:


1.迅速脱离高温环境,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。如条件允许,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,建议室温调至 20-24℃,让患者躺下。


2.测量体温,补充液体、淡盐水。 


3.人工散热、湿毛巾冷敷、冰敷腋下等。


4.重症中暑要拨打120,及时就医。


图片
如何预防中暑?

1. 喝糖盐水,及时补充水分、盐分和矿物质。养成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,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。高温天气饮水,水温不宜太烫、不宜过冰,不宜饮用含酒精的饮料。

2. 细心规划行程。高温天气,尽量少安排外出的活动,如果要出门,则避免在户外停留时间过长,避开正午时段,户外时间尽量安排在10点前或17点后。室内公共场所的空调环境可以帮助有效避暑降温,出门后若感到大汗淋漓、胸闷气短,请迅速找到类似的凉爽环境,并寻求帮助。

3. 出门注意防晒、降温。多选择轻薄、宽松、浅色的衣服,出门时佩戴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,尽可能选择阴凉处行走或活动,避免太阳直晒。

4. 尽量待在凉爽室内。当气温超过32℃时,建议开启空调降温。尤其午休或夜间等睡眠时间,室内温度以26℃左右为宜。如果不能使用空调,可使用电风扇,或用凉水洗脸、擦拭身体,减少炉灶、烤箱的使用时间。




急诊科刘鑫惠/供稿

(编辑:宣传统战部)